中华轩辕氏族--【郡望堂号】家族族人分布及据点

    中华轩辕氏网 2008年11月8日 轩辕氏族人


【郡望堂号】

1、郡望

上党郡:

上党,古郡名。韩始置。汉治长子(今山西省长治西南),东汉移壶关(今壶关北)。隋唐上党郡即潞州,治上党,即今长治市。历代辖境虽有变更,但均在晋东南。

郃阳县:

今陕西省合阳县。郃阳县历史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,部落时代有华氏部族聚居之地。夏、商、周时期为古“华国”,亦名“有华国”;春秋时期为晋国辖区,战国时归属魏国。魏文侯十七年(公元前429年)在黄河西岸郃水(亦称洽水,清初断流)北岸筑城,取名“郃阳城”。秦时置“郃阳邑”,1964年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,称合阳县。

兴平县:

今陕西省兴平市。兴平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:一次是西周第七个皇帝周懿王二年(公元前908年),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(今兴平城南的南佐村);一次是楚汉相争时,项羽封章邯为雍王,王都设在废丘(今址同上)。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。汉高祖三年(公元前204年)始置槐里县。唐“安史之乱”爆发后此地置“兴平军”,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,故于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,取“兴旺平安”之意,县名沿袭至今。

开封县:

汉于此置浚仪、开封二县,前者在今开封市西北,属陈留郡;后者在今开封市南,属河南郡。浚仪县于宋大中祥符三年(1010)改称祥符县,宋代惯以年号名地。宋金以后开封县同为开封府、汴梁路治所。明初省开封县入祥符县,故明清均无开封县志。民国2年(1913)改样符县为开封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7年5月31日决定撤销陈留县划归开封县。

汝南郡:

元至元三十年(1293)改蔡州为汝宁府,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。明沿元制,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,称崇庄王,在此传11世。清仍为汝宁府,1913年废府,改为汝南县。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。解放初期,曾设汝南专署,1950年建汝南市,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。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,隶属驻马店地区。



睢州:今河南省睢县,又称中原水城。民国以前为睢州,金始置。



鄢陵县:

今鄢陵,周鄢国地。春秋郑武公灭鄢后,改为部陵,遂为郑国地,战国属韩,汉置鄢陵县。此后,除南北朝北齐时曾一度省入许昌县(隋复置)外,皆无变。自五代改属开封府后,历宋、元(曰汴梁路)明、清四代不变。民国初,属开封道。建国后一直属许昌专区,1986年,为许昌市辖县。

鹿邑县:

隋代改武平县为鹿邑县,此以鹿邑命名建县之始。故城在今治西,元移令治。欲溯其源,此春秋楚国苦县地,传老子为此地人。至东汉于此分置武平县,晋代武平一度省入苦县,一后复置,至隋代武平改为鹿邑县。后武平之名遂不见。而源于苦县的谷阳县(东晋)、真源县、仙(唐),蝉联至宋改日卫真县亦于元代省人鹿邑,此县遂确立至今不变。民,国初属开封道。建国后至1952年属淮阳专区,1953年属商丘地区,1958-1960年一度属开封专区,1965年后属周口地区,至今不变。

太康县:

太康城相传为夏朝太康所建;故以人名地。秦于此置阳夏县,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省入扶沟,太和十二年(488)复置。隋开皇七年(587)改称太康县。再者,汉于此地又置扶乐县,至晋代省,隋开皇间复置,唐贞观初省人太康,太康遂一统全境,至今不变。隶属关系时有改变,但多不离推阳国(淮阳郡、陈国、陈郡)与开封府(元田汴梁路)两地。明属开封府,清雍正间改属陈州府。民国初属开封道。建国后,初属淮阳专区,1953年起属商丘专区,1958—1960年属开封专区,1965年改属周口专区,至今不变。

柘城县:

秦置拓县,据云:”邑有拓沟,以此名县”。(《太平寰宇记》)前汉属淮阳国,后汉属陈国。西晋废,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改称拓城县,属梁郡。唐贞观初省入谷熟、宁陵二县,永淳间复置。明洪武中省入宁陵,一旋复置。明属睢州,并为州治,清属归德府。民国初,属开封道。建国后,除1958—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地区外,一直属商丘地区,至今不变.

民权县:

倡议设置民权县始于民国17年(1928)2月,其根据,谓此一地区在睢县、考城、兰封、宁陵四县之边做,毗连河北省之东明与山东省之曹县、定陶。地广人稀,难以治理。国民党上级政府批准此项倡议,遂将杞县之人和、新兴、西肥、巴河、双塔五社与睢县之七、八、九等区另辟一县,命名民权。当时全县分为六区,其一二三四等区系由睢县划归者.其五六两区系由杞县划归者,设县治于李坝集。至八月筹备事宜全部完成,翌年通过立法手续明令建县。建国后。除1958—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专区外,一直属商丘地区,至今不变。

宁陵县:

此春秋宋国宁邑地.战国属魏。汉置宁陵县,属陈留郡,后汉于此又置已吾县,两县并存至七百余年,至南北朝北齐时已吾县省入下邑县,此种局面方结束。汉代后隶属关系多有变化.惟县除北齐时一度废、隋开皇间复置外,直至今日不变。金大定中改隶归德府(州)。直至清末。民国初属开封道。建国后除1958-1959年属开封专区,1960年一度撤销外,一直属商丘专区,至今不变。

扶沟县:

汉置扶沟县,属淮阳国。后历代相沿。除晋代初省后复。隶属关系多有改变外,县之建置二千年来基本未动。五代以.属开封府,清初始改属陈州府.民国初属开封道.建国后初属淮阳专区,1953年后改属许昌专区,自1956年改属周口专区,至今不变。

淮南郡:今安徽省淮南市。①汉曾置淮南国,治六安(今安徽六安北),后迁寿春(今寿县)。魏亦曾置淮南国,后为淮南郡,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。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(唐为寿州寿春郡)。②唐有淮南道,治扬州,自今湖北应山、安陆、应城以东,淮以南、江以北,均在境内。中叶以后,置淮南节度使,亦治扬州。⑧宋有淮南路,治扬州。后分为东西二路。西界在今湖北黄陂、河南光山一带。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、和县一带。

冠县:

今山东省冠县。春秋系晋国冠氏邑,元升冠州,明改冠县。

东平州:

今山东省东平县。春秋时鲁附庸须句国,战国属齐,秦薛郡地,汉置须昌县,晋徙东平国来治,南朝宋为东平郡,北齐郡废县徙,隋复置须昌县,唐移郓州来治,改曰东平郡,宋曰东平府,元改为东平路,明降为州,省须城县入州,清属山东泰安府,民国改州为县,属山东东临道。

嘉祥县:

今山东省嘉祥县。明洪武四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,洪武十八年属兖州府。清初属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,清雍正二年属济宁直隶州,雍正八年属曹州府济宁州。雍正十三年属兖州府济宁州,清乾隆四十一年复属济宁直隶州。1913年属山东省岱南道,1914年改属济宁道,

1928年5月,直属山东省。

今天津静海。汉初置县名东平舒宋大观年间(1107年-1110年)置靖海县。明洪武初年改名静海沿用至今。

渔阳县:

今河北省玉田县。春秋时为大卤之区,汉为右北平郡无终县地,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县,唐分渔阳虽置无终县,改曰玉田,清属河北省遵化州,民国属河北省津海道。

2、堂号

【太霞堂】:

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,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,坐在暗室中,目光射数丈。著有《太霞》12篇。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。轩辕集说:“绝声色,薄滋味,哀乐一致,德施无偏,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!”(尧舜禹汤之所以长寿,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断绝靡靡之音和女色,对饮食不贪厚味,悲哀和欢乐都同样,不为此而伤感,施德于人,无偏无私。)

【榆西堂】:

塞者,长城也。东起榆关(即山海关),西至嘉峪关,全长一万二千多公里。由此而分塞外与中原,故以居住地为堂号。该地轩氏谦和达理、秉性正直、笃实纯厚、淡泊敬诚。

【儒贾堂】:
《说文解字》对“儒”的解释是:“儒,柔也,术士之称;“贾”:商人(古时‘贾’指坐商,‘商’指行商):商贾∣书贾。《论语˙子罕》:“韫匮而藏诸,求善贾而沽诸。”《唐˙李益˙江南曲》:“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。”
“儒贾”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、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; “儒贾”是把“儒”和“贾”相结合的经商,即把“贾”的职业和“儒”的伦理品种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主体。故取“儒贾堂”为淮南族亲的堂号。


分享按钮>>司 涛:泰国清迈省教育厅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
>>中华轩辕氏族--姓氏联典以及祠堂通用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