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轩辕氏网新闻】轩辕轲:以教育实现礼治理想,培养具有礼治思想的士、君子、圣人

    中华轩辕氏网 2019年11月13日 轩辕轲


以教育实现礼治理想,培养具有礼治思想的士、君子、圣人

----荀子论教育的功能和目的


  荀子所处的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趋于完成的时期,诸侯国的战争正导致形成封建大一统的局面。作为孟子以后的儒家代表人物,荀子继续并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中的礼的方面,并把法的观念融于礼中,变孔子的德治为礼治,为大一统的封建制制度制造了理论根据。荀子基本上是唯物论者,他从人类群君生活的需要中论证礼的产生,认为社会生活是以礼所确定的人们的地位和职分来维系的。荀子的礼治思想,目的在于富国强国,成就王业霸业,由此也形成了他对教育与政治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,形成了他的教育目的论思想。


   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方面看,荀子的思想可以通过他对人才作用的认识曲折表述出来。《荀子*儒校》篇记载:荀子入秦,秦相范雎问他入秦何所见,他在对秦国的物产、民俗、政事大加赞扬之后,又举出秦之所短在于无儒,并指出无儒就不能成就王者的功业。其后,秦昭王又向他表明:“儒无益于人之国”的观点。荀子则针锋相对地指出:“儒者在本朝则美政,在下位则美俗”,是对人之国有益而不是无益。他指出儒有大儒、雅儒、俗儒之别,国君任用俗儒,可以使一个大国家安全地生存下来,国君“用大儒,则百里之地,久而后三年,天下为一,诸侯为臣;用万乘之国,则举措而定,一朝而霸”。儒是由教育造就的,论述儒对国家的作用,也就是论述教育对国家的作用。荀子对于由为学而成长起来的人才,是要求他们做出一番事业的。至于他所提出的“学者非必为仕,而仕者必为学”,那是在学者难于达到“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”的情况下应保持的态度,并不否定学者为仕,而更其肯定仕者必学。在荀子看来,学者能否受到任用和有所作为,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,他们“能为可用,不能使人必用”。因此,他们应该“耻不能,不耻不见用”,也就是说,不管能否为世所用,都要努力提高道德学问,准备为世所用的条件。如果能够得到任用,就应该做好工作,不能只热衷于权势,更不能为非作歹;如果不能得到任用,就应该加强修养,而不能自视甚高,在权势上贪心十足而假装没有要求。这是荀子对学者如何争取作贡献。如何对待事业以及在不被任用时如何善于自处的要求,立足点都是发扬儒家学派积极用世的精神,为政治服务。


  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方面看,荀子继承孔子富而后教和孟子“制民之产”与“谨庠序之教”并重的思想,也同时提出对民“富之”“教之”的主张。荀子说:“不富无以养民情,不教无以理民性。故家五亩宅、百亩田,无其业而勿夺其时,所以富之也;立大学,设庠序,修六礼,明七教,所以道之也。诗曰:饮之食之,教之诲之,王事具矣”《荀子*大略》。这里提出的设立庠序学校,教以冠、婚、丧、祭等六礼,要求恪守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夫妇等七种伦理关系,既是教育的方式和内容,也是礼治精神的体现。这一对民“教之”“富之”的思想,荀子还曾在《富国》篇加以阐述。他一方面要求从经济政策上采取措施,“以政裕民”,一方面要求从文化教育政策上采取措施,对百姓“明礼义以一之”;认为这两方面并行才是富国足国之道。另外,荀子还在《王霸》篇提出“农分田而耕,贾分货而贩,百工分事而治”,认为这是“礼法之大分”,农贾百工,只要谨守礼法规定的职分,各各努力生产、经营,国家就能富强起来。所有这些,都表明荀子对于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,教育又反转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的认识。

   从对教育与政治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认识出发,荀子也提出了培养士、君子、圣人的教育目的,这一教育目的并有其独特的含有法权因素的政治标准,即是:在处理公和私的关系问题上,要求“以公义胜私欲”《荀子*修身》,作不以私害公的“公士”,以便在社会上实现“公义明而私事息”,“公道达而私门塞”《荀子*君道》。在《劝学》篇,荀子曾提出学者的“情操”问题,按照荀子的思想,这一“以公义胜私欲”的政治标准,也是“德操”应有之义。荀子说“是故权利不能倾也,群众不能移也,天下不能荡也。生乎由是,死乎由是,夫是之谓德操”,就很清楚地反映出“以公义胜私欲”是“德操”的内涵。在“以公义胜私欲”这一共同的政治标准之下,荀子对培养士、君子、圣人,还提出层次上有所不同的要求。


   荀子曾就为学始于何处、终于何处的问题议论说:“其义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”《荀子*劝学》。按照荀子的思想,为学而成为士,这是起点;由士而成圣人,这是最后目标。所以他曾表示:“匹夫问学,不及为士,则不教也”《荀子*儒效》,就是坚持学者必须从士做起。荀子认为:人要成为士,必须接受教育,如同玉石只有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宝物一样,鄙陋之人,只有“被文学,习礼义”才能成为“天下列士”。《荀子*大略》在学者开始为士到终于成为圣人之间,荀子还把作君子作为一个层次。他说:“彼学者,行之,曰士也;敦慕焉,君子也;知之,圣人也”。《荀子*儒效》又说:“好法而行,士也;笃志而体,君子也;齐明而不竭,圣人也。”《荀子*修身》这都是把学的目的分作士、君子、圣人三个层次的。荀子在划分这三个层次时,实际上已经表明了对这三个层次的人的不同要求。就对士的要求说,士是必须行其所学的;士必须取法礼,尊崇礼、践履礼,才能成其为士。就对君子的要求说,则不仅要行其学,而且要更加意志坚定,勉力实践,追慕圣人。就对圣人的要求说,则是必须通晓一切,无所不明,有取用不尽的学问。与孔子、孟子以德治思想要求人有所不同,这可以说是荀子又赋予儒家教育目的论以新的特点。

备注:本文选自1994年版《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纂要》

编辑/轩辕威

作者简介:

轩辕轲:(1926--2015)字敏毅,毕业于河南大学.河南省睢县人。中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编审、教育科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。著有《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纂要》、《中国教育思想通史》龚自珍、魏源的教育思想一章,《中国教育魂》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两章。发表有《顾炎武的社会教化思想》、《颜元的社会教化思想》等有关教育思想的论文十余篇;《文心雕龙创作论的若干心理学考察》、《文心雕龙杂摭》等有关古代文论研究的论文数篇。担任《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》、《南宋事功学派及其教育思想》、《从鸦片战争到“五四”时期的教育》、《基础心理学》等多种获奖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、终审。




中华姓氏网--弘扬姓氏文化,传承先祖精神;寻根联谊互助,激励子孙奋发!


分享按钮